10月25日,常州市中小学教学仇定荣名教师工作室第27次研讨活动在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举行。周玉燕、刘萌萌两位老师,又一次依托课堂教学展示开展成语作文教学研究。
周玉燕老师的成语作文课《锦上添花》,目标具体,思路清晰,训练厚实,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适切。这堂《锦上添花》成语作文课,其实就是利用环境描写为写人、叙事“增光添彩”,而九年级上的第二单元“小说”恰好就具有这一知识点,故这样的写作教学课很是“应景”;同时,所选材料也很贴切,交代背景时,选用《孔乙己》开头之场面指导;烘托心情时,借用《故乡》开头之景点化;深化中心时,则利用《故乡》结尾哲理句之前的朦胧美启发……另外,训练题也自然恰当,例如,《夕阳亦暖心》《夕阳现伤情》,就很是典型。
第二,顺畅。课堂教学贵在顺其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周老师这堂课,从王安石诗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引出课题,接着,借助例文理解“锦上添花”的内涵和基本方略;然后通过片段训练、局部增添、删改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景物描写为文“添砖加瓦”的妙处。
刘萌萌老师的方成语作文课《情真意切》,直接选用单元写作知识介绍作为教学目标,其基本特点为:
第一,突出方法指导。“感人先者,莫先乎情。”“为情而造文。”这些经典名言,一针见血地阐述了“情”在作文中的意义和价值。对此,刘老师不仅让学生真切感受,更让学生归纳出具体的方法(直抒胸臆,一往情深;融情于景,情深似海;细致入微,脉脉含情),从而较好地达成了目标。
第二,突出写作实践。作文之法,重在实战。在这节作文课堂上,“写”贯穿始终。先是仿写,模仿经典语段,写出情真意切的文字;接着是关键句段的续写和补写,让学生在规定的习作中独立创作;最后是“遍地开花”,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在习作适当之处“铺陈”,尽情写作。
倘若用一句话言观课感,那就是:学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