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德育之窗>>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当“十好学生”

发布时间:2012-09-18 阅读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当“十好学生”。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一直以来,我校都在推行“十好教育”,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我认为“十好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好课”。我们都知道,听过的有印象,看过的会记住,做过的才理解,所以上课时既要听得认真、看得清楚,还要根据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做得仔细、想得深刻,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上课预备铃声响后,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好当堂课的书本和用具,伏在课桌上静候老师才到来,上课时抖擞精神主要参与,下课时记牢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这是学生的权利,更是学生的义务。

  那么,为了达成“上好课”的目标,我们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以下几条特别重要: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一个不尊重与欣赏自己老师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地学好知识。

  2、自学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5、善于提问的习惯: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詞,正确理解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7、独立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8、练后反思归纳的习惯: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我们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9、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人人争当十好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由七(1)供稿;由七(3) 班长 姜艺琳 演讲

  2012年9月17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