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做一名有修养的中学生》。
刚刚过去的12月4日,是全国第14个法制宣传教育日,今年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
要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是要学习党的政策,遵守国家法律。作为一名学生,就是要遵守校纪校规,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做一个有修养的中学生。
修养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拥有的文化、智慧和善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要想成为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考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考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青少年时代,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险滩,你是愿意做浅薄无知、言行粗鲁的人呢,还是做一个知识渊博、举止文雅、谦和热情的人呢?相信所有的同学选择的都是后者,这就是有修养的人。
一个人的修养不是空想所能拥有的,而是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同学们,当你走在我们优美洁净的校园中,你也许会感叹生活的美好;当你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学习,你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可是,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在我们的言行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天学子去督正、修炼。比如:当你遇到同学或老师时,你该怎么做呢?是漠然而视、擦肩而过还是亲切的笑脸,尊敬的问候呢?当课间休息时,你是选择轻言轻语、养精蓄锐还是追逐打闹、放肆的喧哗?
同学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能只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为什么不付之以实际行动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训。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尊重老师,与同学交往真诚礼貌、文明待人,受到委屈要不失君子风度,被误解也能够宽容他人;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道路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修养不仅能给予他人以满意和快乐,而且还会让自己变得美丽,变得纯洁高尚。
作为中天学子,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学习《中天实验一日常规》,加强自身修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一个有修养,讲法律的文明人,那么我们的校园就能真正成为文明、美丽、和谐的校园。与法同行,让我们懂得岁月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与法同行,让我们摆脱冲动与鲁莽,拥有理智与稳重;与法同行,让我们一起做有修养的中学生。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由七(9)供稿;七(9)学习委员 吴彬
201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