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学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惜三迁住宅。孟母三迁的故事同样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品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与他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密切可分的!
我们每天最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班级是我们成长的天堂,心灵的港湾。教室是我们在校生活的主场所,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阵地,是我们的主舞台。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宣传者,班级文化好比风向标,一盏明灯,引导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学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那么,作为我们学生应该如何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出一份力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自主学习。要做到自主学习,就要我们能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要求我们自觉地进行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具有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培养自己求真务实,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第二:专注学习。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而他三年都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这就是成语“目不窥园”的典故,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同样,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心无杂念,聚精会神。专注学习并非先天遗传,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所以要想提高专注度,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而且更多的还是自我训练。
第三:高效学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高效学习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珍惜时间,不把今天的学习任务推到明天,包括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与检测,本周我们即将进行第二次阶段检测,这是对我们前一个月学习情况的检查,要求我们所以同学认真对待、专注备考,以积极的心态、诚信的态度迎接阶段检测。
同学们,青春的我们需要张扬个性,但我们同样勇敢地承担责任,班级文化和优良的学风要靠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行动起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由学生处供稿;八(5)班长 方琪
2015年1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