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德育之窗>>家校共建>>家长学校>>文章内容

予以学生前进的信心与勇气(八5钱文俊)

发布时间:2012-10-30 阅读量:

 

予以学生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钱文俊
事情发生在一节初三信息技术课上:
那是一年中考,在某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中,信息技术考试成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对毕业生的升学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多次辅导练习,并进行了模拟测试。有一节课王老师准备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摸摸底。考试已经开始了十几分钟,她去逐个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就在这时候,她看到刘丽同学在胡乱地点击鼠标。她问:你做完了吗?刘丽却没有回答,只是目光是看非看似的放在周围同学的电脑上。她带着怀疑的心态对刘丽说:“你做得如何,让老师来检查一下。”此刻,她的脸已红了。在检查中,老师发现她的操作题已经做完,但却有很多是做错的。这时,她心中的一股怒火油然而生:这几道题目,我刚刚详细分析过的,她竟然做错了这么多。我真想狠狠地去批评她一顿,但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初中生非常的好面子,而且她又是一个女生,可能会经受不起批评,会打击她的自尊。她沉默了几秒钟后,严肃地对刘丽说:你先向旁边的同学请教,待会儿我会再次来检查。
下课后,同学们都走了,刘丽还在和旁边的同学一起探讨、做题。看到她还在诚恳地学习。我就改变了原有的想法,而是心平气和地站在她后面,看她操作,并对她错误的操作逐一加以纠正与指导。与她交谈时,我看她摇头与点头最多,我看她的目光不敢正视我,即使开口回答我的提问,她的声音也很低。在她离开机房时,我对她说,下节课我再看看你的答题情况。
课后,王老师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已经详细分析过了的题目,她会答错这么多?为什么她回答时的声音很低?为什么在老师面前,她显得羞涩和胆怯?据了解这位同学的文化课学习都很很好,成绩在班级前几名。王老师思索着:我所看到的刘丽与同学们所说的她为什么完全不同?是因为我的严厉,造成她失去自信、胆怯;还是我缺少与她之间的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或者,是她信息技术基础差,课堂中接受不了我所教的内容,担心挨教师批评。
可以肯定的是:刘丽同学接受不了所教的内容,是不是问题在于授课的速度或授课方式?此时,王老师想起了那句名言,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我讲的内容,但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尤其是对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是不是缺少了一份关爱?
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上,我听到刘丽同学的回答声音比以前更响了,看到她的微笑、举手也多了,碰到有困难的题目,她敢于大胆提问了。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她是一个聪明的,活泼开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女孩子。在微机室中,我多次发现她是最后一个离开。有一次,我问她:是不是时间不够?“不是!我要把以前的题目都重做一遍!”
刘丽的变化,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她只是班级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在学生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刘丽的同学没有被发现,反而被有些教师:太笨了!太差了!不能教了!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他们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所说的“差生”,首先我们要问问自己,对他们了解了多少,在教学中,有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他们,选题是不是要求过高,对他们除了批评以外,有没有去关爱他们。
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会接纳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有耐心地教育学生的心态;还要会减轻学生因学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掌握知识是一种学习、探究、创造的过程。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老师要认真地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在管理上,我们除了必要的严格外,还要去关爱他们。我们除了教学,还要去引导他们如何健康地成长。多想办法,多找路子,给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起点,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认识自己,让他们自信,要让他们明白---只要通过努力,我也会掌握所有内容,“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他们都是最棒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