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做学生挚友
八(7)王芳
说到“挚友”,其实就是交心,要以心换心。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地教与学。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孩子都要进行一次给“小树浇水”的活动,其实就是互相提提意见,看看谁进步了,谁该改掉哪些不足之处,孩子们畅所欲言,甚至可以给我提建议,如:课堂上笑容要多一点,要经常请XX回答问题等,每次“浇”完水,大家都很开心,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现在,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我们班四十几个可爱的孩子,我感觉到他们的心灵是一片原始的,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森林,需要我用汗水和智慧去播种、耕耘,用真情和爱心去浇灌、哺育。与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因为他们也教给了我许多,使我保持一颗童心,用另一种眼光,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当然不是神,但我知道教育是心灵碰撞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与孩子们有了爱与爱的汇合,情与情的交织,孩子们喜欢和我聊天,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
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教师的工作原则及艺术。教师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记得有人问我:“究竟把教师这项工作当作一项职业,还是一项事业?”我选择了事业,因为把她作为一项职业,那我将是被动的,苦闷的,劳累的,烦恼的;而当成事业来干,则可以烦中寻乐,忙乱中找方向。严师、慈母、挚友,可称得上是我从中归纳出的形象吧。
“一个人的位置是难以选择的,但无论命运把我们抛向哪里,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把自己的心灵之光焕发出来!也许,它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也许,它只是一颗小小的流星;也许,它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只要它是心灵之光,就会给生养我们的这个世界一点儿感激,一点儿报答,一点儿爱心。”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可能这就是我一直的追求,也是我对教师的最新注解。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
有一个诗人叫聂鲁达, 他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我渴望自己作为教师,在年华逝去的时候,也能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清晰、勇敢、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