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周三)下午,常州市仇定荣名教师工作室与金坛区张五芳名教师工作室联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陈文萃、王丽辉老师依托部编教材八上课文《梦回繁华》,分别上了一堂写作指导课和阅读教学课。
陈文萃老师的成语作文指导课,可以用“饕餮盛宴”概括,具体表现在:
第一,身临其境,感慨万千。课前,陈老师列出场面描写的近30个成语,紧扣记叙文场面描写的主题设计,在课堂环节中信手拈来,巧妙使用,既直接给学生视觉冲击,又让学生对场面描写有了直观感受。紧接着通过《梦回繁华》视频,古诗词场面、学生生活场面等三个片段,让学生全方位感知场面描写,并适时给出场面描写的概念及作用,学生感悟透彻自然,真正达到身临其境之效。
第二,取之于民,授之以渔。在课堂推进过程中,陈老师非常用心,充分地展示了学生作品,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河成就感,另一方面又特别接地气的从学生的作品中自然地提炼了三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妙用修辞,语言形象;点面结合,层次清晰;景物点染,突出主题。三种方法的提炼归纳,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既注重方法指导,又讲究训练实效,真可谓取之于民,授之于渔。
第三,情境创设,凝聚人心。 在“回到现实,昨日重现”环节,陈老师设置的写作任务围绕“班级乱”进行场面描写,刚开始,听课老师们也是一头雾水,那么多的场面描写为什么偏偏要写“班级乱”这个主题呢?随着课堂的步步深入,大家恍然大悟,这正是陈老师的匠心独运,由“班级乱”到“班级齐”、“班级和”的转变,恰是无形中渗透着班级的育人理念,凝聚人心,润物细无声。
王丽辉老师的阅读教学课,可以用“繁而不乱”概括,这是因为,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三大板块,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这幅画是如何让被说明的;这幅画有怎样的内涵,使得这篇丰富的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而达成了“繁而不乱”的教学效果。
(1)这是一幅怎样的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宏大的盛世危图,但王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几个重要的句子,便轻松地把握了画作的内容。(2)这幅画是如何让被说明的。——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说明文的知识储备,任意选一点,结合文章第4段,小组讨论,自主发言,高效地解决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相关教学内容。(3)这幅画有怎样的内涵。——针对这个比较深奥难懂的问题,王老师巧妙地从画家、宋徽宗、南渡移民、金人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探究,没有给出一个规规矩矩的答案,而是让内涵更加多元化。
在精彩教学的基础上,仇定荣、张五芳两位领衔人分别就成语作文的实施路径和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从理论层面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作了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让各位老师收获硕果,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