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好课

记纪兰、周玉燕老师的同题异构课《北京四合院》
发布时间:2017-04-02 阅读量:

330日下午,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新北区语文教研组长相聚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开展工作室第五次研讨活动,纪兰、周玉燕老师采用同题异构的方法,向各位老师呈现了两堂风格迥异的精彩课。

作为一篇新选课文,《北京四合院》在文本的解读、素材的获取、教学的设计等方面,都很难从期刊杂志和互联网上获取:这样的公开课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挑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快速推进的一种重要举措。

纵观这两堂同题异构课,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情境创设独具匠心。创设情境之目的不只是为了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更是为了引发深思,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把握。为此,纪兰老师将自己的阅读困惑提交给学生解答: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说明重点(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北京四合院的分布特点、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北京四合院与高层建筑之比较)纠结不清,同学们能帮老师这个忙吗?这个问题情境看似稀松平常,实则独具匠心,当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将这一困惑的争论告一段落时,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而周老师则借助于两则材料,让学生带到四合院是和还是不拆的困惑之中,然后促使学生研读文本,进而达成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第二,课程资源精心选择。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让阅读教学因课程资源的介入而更加厚实,更具魅力。两位老师深谙其道,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乃是精打细算,将其用在刀刃上,可谓羚羊挂角,不着痕迹。纪老师的课堂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困惑、教材中的经典句子、对教材的改编、四合院典型图片、学生的生成资源;周老师的课堂资源,主要包括:四合院被拆的两则材料、小学版和初中版《北京四合院》之比较、教材中的经典句子、对教材的改编、菊儿胡同楼房式四合院住宅。

第三,课堂声音悦耳动听。什么课是一堂好课,可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我想,一个老师能与学生友好互动、激活思想火花的课堂,肯定是一堂好课,一堂优质课。盘点纪、周两位老师的课,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就是两堂课充满了好声音。具体表现在:(1)课堂里有多层次、多角度、多纬度的朗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作者情感,把握文本真谛。(2)课堂里有学生提问的声音,学生遇到不能理解的内容,敢于提问;学生面对不苟同的问题,敢于质疑;学生对于有待完善的解答,敢于补充。(3)课堂里有教师不断的指导、启发、鼓励的声音,学生因老师的妙语连珠”“因而有道,变得能朗读,会朗读,愿能读。

聆听纪兰、周玉燕老师的同题异构课《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方案,用心选择资源,创设乐学情境,让课堂绽放好声音,师生齐心协力演奏高山流水

(撰稿、审核:仇定荣 摄影:单婷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