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古诗词教学:聚焦一课 各显神通

常州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天宁区郑陆实验学校活动掠影
发布时间:2019-12-27 阅读量:

  12月26日,常州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走进天宁区郑陆实验学校,围绕“古诗词教学: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开展教学研讨,培育站全体成员、天宁区各校初中语文骨干教师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集体活动照片.jpg

  东道主张洁老师执教的《渔家傲》一课,突出一个“实”字,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视朗读。张老师借助朗读,推开了诗歌教学的大门,在反复诵读中,带领学生归纳了词在韵律上讲求押韵、在结构上长短不一的特点,并以此指导第二首词的朗读——读响韵脚,读清节奏,这种多角度朗读,使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大意。第二,以写促教。《渔家傲》一词写的是梦境,那么,如何才能将虚无缥缈的梦境演绎得具体可感呢?张老师别具匠心地在翻译基础上,截取两三个句诗,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并下水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这样,在之后的展示点评中,就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深入理解,女词人李清照的形象就呼之欲出。第三,前后勾连。正当我们沉浸在张老师诗歌教学的美妙意境中时,惊喜接踵而至,张老师竟将前后两首词(《如梦令》《渔家傲》)勾连了起来,让学生品味造成诗人性格差异的原因,在前后的对照中,家国之痛,性格之变,皆投射在了她的诗词中。

1张洁.jpg

  彭丽君执教的《雁门太守行》一课,其特点为“热情,真挚”,可细化为三点:

  第一,寻根溯源,抓住韵律。诗歌是和着节拍的歌,彭老师充分抓住了这一特点,用不同的节拍指导诵读,配合着不同的重音和语调,从而能达到诵读的表达效果。彭老师的朗读指导,回归了诗歌的本源,抓住韵律节奏,为学生快速理解诗文作了极好铺垫。第二,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这堂课,从《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到《周易》,到陆游的评价……课堂上旁征博引,借先贤之笔来注解诗文,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意象的重要性,理解色彩在诗文中的作用。第三,文以载道,方法指导。古诗词的思想、习俗、生活方式等,与当代诗文存在着很大差异,学生不易理解也就理所当然。不过,彭老师给学生以“工具”——意象和色彩两大载体,引导学生深度解读诗歌,这样,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了。

2彭丽君.jpg

  卢申辉老师执教的《赤壁》一课,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点燃、感染、打通。

  说“点燃”,课堂伊始,卢老师通过简单的课前小互动,我说你来动,拉近彼此距离,营造暖暖的课堂氛围;在朗读示范上,铿锵有力,落地有声,指导学生明确诗歌朗诵要求:字音、节奏、重读、韵味皆落实到位,点燃课堂。谈“感染”,卢老师运用教学智慧,由意象把握到手法指导,由形象分析到情感体悟,循序渐进,步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态自然,亲和力满满——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由交流,自信表达,对学生不吝表扬,步步引导,课堂语文感也愈来愈浓!讲“打通”,在广度上,打通课内与课外,在重点人物形象设计上先文本解读,聚焦课内诗歌《赤壁》,再借助补充文本,进一步解读诗人人物性格,让学生对于人物把握更为广泛;在深度上,打通语感与情感,读中品人,读中悟情,对话自我,分享感悟,将教学步步推向高潮!真正做到相伴语文,相融语文。

3卢申辉.jpg

  观摩余银爽老师的《春望》与《<饮酒>其五》组课教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震撼,让我“望见”了她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靓丽”和“耀眼”。

  (一)朗读有梯度。首先,正字音、辨字形。其次,读出节奏。最后,读出情感——初读,学生难以读出情感;再读,读出景物特征;三读,重读出体现情感的关键词。比如一字传神的“破”“深”“溅”“惊”,“连三月”、“抵万金”;四读,在适宜音乐渲染下,在感知主要意象和意境的情况下,学生体悟到的情感在朗诵中缓缓而出,又缓缓而入。(二)引导有方法。首先,暖场时调动学生勇占C位的积极性。其次,悟情感时引导学生明晰答案的多样性及层次性。比如“什么破了?”是“家破了,国都破了,梦想也破了”;再如“盼望什么?”,是“盼望得到书信,到盼望家人平安,再到盼望与家人团聚”。再次,设置情境,适时增补诗歌空白。比如,余老师创设“如果诗人未收到书信的心情是怎样的?”与“如果诗人收到书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的情境,相信学生会通过不同感受之间的比较来更深刻地体会当时诗人的思念之深、之急、之烈。(三)设计有创意。首先,引用丰富。本课引入了杜甫的《忆昔》、《月夜》以及苏轼对于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赏析等。其次,方式多样。比如,请学生结合已讲内容将古诗《春望》改写为一首现代散文诗;还比如,将《春望》中的一字传神和诗眼顺延到《<饮酒>其五》中,且紧扣诗眼“望”与“见”来品析诗歌。再比如,将两首诗人物形象、情感和手法,融入一副对联之中,这构思不可谓不巧妙别致啊。更为巧妙的是,本次对联的下联是一副残联,尚有辅助性的字词加以提示,这就更便于学生把握。

4余银爽.jpg

  对四位老师的高品质教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天宁区语文教研员吴伟星校长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教学目标明确精准,教者教学功力厚实,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聚焦重点,纲举目张;设计精巧,授之以渔;美读美品,情趣盎然;拓展资源,前后勾连;弘扬传统,创新提升。

吴伟星.jpg

  培育站主持人仇定荣老师,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就古诗词教学作了高屋建瓴的理论讲座《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管见》,基本内容为:让语言从建构走向运用,让思维从丰富走向深入,让审美从鉴赏走向创造,让文化从理解走向传承。

仇定荣1.jpg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研究主题依然是古诗词教学,但在研究形式上较以往有了创新和突破。一是“聚焦一课”,四位执教者所选文本必须是统编教材八上第25课《诗词五首》,这就有效地避免了选文的随意性,确保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一致性。二是“各显神通”,四位执教者可以选择某一篇组织教学,也可以选择某几篇组合教学,但必须紧扣五首诗词,这就保证了教学和研究的完整性。三是“专业引领”,在教学研讨基础上,吴伟星、仇定荣两位省特级教师、郑陆实验学校沈爱国校长全程参加活动,对古诗词教学作精彩点评和高效指导,为后续古诗词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撰稿:赵安 摄影:徐姗 审核:仇定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