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毕业班复习教学智慧(三):基础、阅读、写作,三管齐下

常州市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中考复习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东青实验学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05 阅读量:

  6月29日,常州市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相聚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从“基础知识、阅读教学、写作实践”三个角度,全方位展示培育站全体成员在毕业班复习教学层面所呈现出来的教学实践智慧。东道主卢申辉老师、圩塘中学朱振泽老师、泰村实验学校张晓桥老师、礼河实验学校李慧东老师、中天实验学校张华老师,分别围绕记叙文标题解读、作文选材、环境描写、作文立意、句子语气用途五个考点,为全体学员和东青实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五堂充满教学个性的复习教学研讨课。

11培育站东青实验活动.jpg

  卢申辉老师的复习课《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紧扣常州中考热点设计,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思路清通。本堂课由“提领而顿”的故事激趣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由此引出中考标题常见的题型。接着,充分利用教材,将学生之前学习过的课文与标题的含义、作用相结合,分类归纳,学生在熟悉的课例中习有所得,学而有获。第二,方法具体。卢老师重视方法的指导,以课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主旨句等为抓手,引导学生提炼标题含义的有效方法;关注叙事类文本的要素:写作对象、情节、主旨等,由此明确,标题的作用即是探究标题与文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从写作对象、情节、主旨、修辞、读者兴趣等5个角度全面的理解标题的作用。第三,训练扎实。本堂课注重一讲一练,清清爽爽,在明确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方法的前提下,即时出示相应的中考真题,学生参与感强,正确率高,有成就感。

2卢申辉.jpg

  朱振泽老师的复习课《作文教学:生活是行走的素材库》,颇有创意,其特点为:第一,聚焦生活素材。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而不停歇。”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积累,才能在写作中丰富内容。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产生写作灵感和写作兴趣,变难写为爱写,才能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作文。第二,灵活转换思路。作文题目千变万化,但内容始终离不开自然、家庭、社会、学校生活。因此,如何巧妙运用身边的生活素材,也是学生迷茫的一点。这堂课通过示例,指导学生尝试提升素材的主题,以小见大,活用素材。第三,盘活自我写作。本堂课借助近阶段全民关注的热点:疫情,让每位同学都有素材可写,有话可说。启开学生心扉,放开学生手脚,用眼光观察生活,用语言表达感受。鼓励学生“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

3朱振泽.jpg

  张晓桥老师的复习课《环境描写的作用》,特色鲜明,其特点为:第一,把握学情,学生为主。这节课是根据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题型“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教学设计,其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作答这类题型时的解题思路,给学生一个答题的框架。事实上,从课堂学生的答题反馈来看,这节课是很有效果的。第二,条理清晰,衔接自然。本节课的最大优点是授课条理清晰,课堂的脉络衔接自然。这节课,主要利用课内学过的文章作为抓手,辅之以中考试题作为练习,让学生通过学练结合,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环境描写的作用分为内容、人物、情节、主题等四大方面,轮廓清晰,为学生解答这一类题型时指明了方向。

4张晓桥.jpg

  李慧东老师的复习课《作文之道,立意为先》,可以用一个“活”字概括,具体体现在:第一,课堂生成鲜活。语文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课本里、谈话间、街角的广告牌里……所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作文立意的原则之一—正确,即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那么课堂上我就采用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启示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完全是临时生成。第二,教学设计灵活。关于本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教材本身,使学生在发现领悟一些经典文章立意上的高明处的基础上,再审视平时的作文该立意,进得堂奥,出的厅堂,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操作既有理论指导,更有实践操作,层层递进,灵活多变。遗憾的是时间把握不当,没有来得及在课堂上实践展示。第三,课堂氛围活泼。九年级学生经过多年的磨炼,大多已经成熟到不怎么愿意主动举手发言了。是因为他们无所不知了吗?是因为他们疲惫不堪了吗?可能。但是,我认为课堂沉闷是因为执教者缺乏激情,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所以我的课堂会尽力去做到用激情和有难度、有趣味的问题把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在平等的课堂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

5李慧东.jpg

  张华老师的复习课《多种角度辨语气》,具有“活”之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吸引学生。无论在哪里上课,无论上什么内容,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要能吸引学生。一是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二是教师本人能吸引学生。前者考验老师的备课本领,后者依赖于老师本人的人格魅力。这其实是给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二,难易适度。刚才说到了教学内容要吸引人,这里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堂上每个环节之间的安排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领悟得更加透彻。第三,教学相长。通过这一节课,学生有了收获,教师也该有收获。这节课强化了标点的使用、重读、语气词的使用,学生了解了一个品读语言的角度,同时在写作文的时候还能关注以上几点,提升写作水平。这是学生的收获。至于老师的收获呢?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针对某些题型,给出相应的解题思路;课堂上遇到学生答不上来的情况,可以指导,可以提示,可以……总之,教学相长也!

6张华.jpg

  最后,培育站主持人仇定荣老师在点评五位老师的复习研究课之后,以文中古诗词鉴赏为着眼点,作了《散文和小说中的古诗词赏析技巧》专题讲座。散文和小说中的古诗词,均依附在具体的文章之中。如果说“文”是“面”,那么,“古诗词”就是“点”。然而,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不仅内涵丰富,主题深刻,情感丰富,而且构思精巧,语言简练。因此,必须由“面”到“点”,从古诗词在文中所起作用和本身特点两个角度去赏析。首先,应立足全文,可以从四个赏析:1)突出或强调文章中心、主题,丰富文章内容、意蕴;2)更好地突出人物,表现人物性格;3)对某事某物的赞美、歌颂之情;4)与文中的情境、意趣、气氛、文化习俗等吻合,营造某一特定的氛围。其次,应立足自身,可以从四个赏析:1)主要采用什么写作技巧,表达怎样的思想主题(内容、情感等);2)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心境。

7仇定荣.jpg

  中考复习,讲究策略,重在方法,更在有效训练。本次活动,为最后临考学生的中考指明了航向,给予了有效指导,提升了复习空间!

  (撰稿:赵安  摄影:徐姗  审核:仇定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