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导师组示范引领 主办方展示教艺

第五届常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新北区小河中学)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0-09-30 阅读量:

9月29日,第五届江苏省常州市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学如期举行。培育站领衔人仇定荣、导师徐姗、学员钱竹燕、东道主教师代表董红方、特邀专家万荣庆教授,借助研究课和专题讲座等路径,为全体学员和小河中学语文教师烹制了一桌精美的语文大餐,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教育研究的乐趣。

培育站领衔人仇定荣老师的示范课《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可谓是“读写共生”这一研究主题的经典案例。首先,从小故事《唐伯虎挥毫泼墨》引出教学目标“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并让学生初解其意思,这是以读引写;接着,借助《原来如此》一文,就“铺陈渲染”和“意料之外”两个关键点进行片段训练,这是以文练笔;第三,深入理解“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之写作要求,并绘制形象的流程图,深度理解写作之法;第四,依托《买酥饼》这一片段,深入练习“意料之外”结局的写法,并及时引进“欧亨利式结局”的构思法;第五,借助《送茉莉》这个片段训练,强化了“铺陈渲染”和意外结局的构思和写作方法……如此读写结合,读和写就极为自然地融为一体,真正达成了“读写共生”的双赢目标。

仇定荣0.jpg

小河中学的钱竹燕、董红方这对师徒,采用同题同构的方法执教莫怀戚先生的《散步》,除了目标明确、教态自然、活动多元、夯实能力等特点外,能智慧地设计好两次“读写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是极具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就“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一景物进行写作训练,并通过追问“作者为何不如此详写”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明确详略得当的要义:因是远看,难以作具体描写,故略写;因此处景物是引子,目的是带出“走小路”一事,没有必要详写。二是结尾处的AB组写作训练,既是深入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又起到了互为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




导师徐姗老师依旧执教莫怀戚的《散步》,与钱、董老师而言,则是同题异构。其主要特点为:第一,渐至佳境。从“一件小事”“一个家庭”“一次分歧”的感性认知,逐渐上升到“多元主题”“以小见大”的理性把握,让学生对家庭内涵的理解上升到责任、义务、担当和生命的高度;第二,读写共生。这堂课,虽然只安排了一次读写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短小文章,请你围绕主题,改写成一首小诗),但是设计极具匠心,因为不仅进行了以小见大写作方法的历练,而且是立足文本基础上的概括提炼式写作,是阅读的深入,更是一次难得的新诗创作,与《散步》这篇散文的意境极为吻合。

徐姗.jpg

中午,老师们放弃午休时间,继续开展研修活动。成员王祖咪、林苏华盛丽娜、黄天欣朱晶晶、迟晓旭荆春、朱丽娟等八位老师,依旧采用“点穴式”进行评课,其特点可以用“真情、共生”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培育站领衔人仇定荣在强调了“读写共生”的基本要领后,作了《教师重复话语的语用分析》专题讲座。教师的重复话语,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应答话语的重复,即教师把学生表达过的话语重新表述一遍。教师重复话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自然存在的组成结构,是课堂上教师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仇定荣.jpg

下午两点,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新北区教研室主任万荣庆教授为全体老师作《课题研究方法与教学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在课题研究,主要谈了明晰课题名称的表达方式、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如何开展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如何撰写课题中期(结题)报告;在论文写作方面,主要谈了撰写的六个视角——教学设计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教学过程分析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教材分析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课例点评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典型题分析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课题研究类论文撰写的基本框架

万荣庆.jpg

一天培育,真的很辛苦,连续活动九个小时(还不包括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收获满满,读写结合的思路日趋清晰,同题同构和同题异构的妙处更加显现,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畏惧性越来越降低,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日趋融洽!

(撰稿:赵安 摄影:徐姗 审核:仇定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