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秋的斑斓,迎来冬的淡雅。大雁展翅南飞,万物悄然入眠。在这寒气袭人的日子里,老师们对教学的热情依然丝毫不减。为切实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近日,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小学部英语教研组课堂实践教研活动如期举行。贺成燕、陈露、夏凤娇三位教师分别进行《Chinese New Year》《 We like our school》和《 Have some juice,please》的课例展示,小学部管理团队及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趣味英语,趣在课堂,味在教学。英语课堂之趣既有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理趣,也有构建生活场景,充分运用所学的情趣;既有藏学问于游戏的乐趣,又有品咂英语之美的妙趣。这样的英语课堂既浸润着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的甘甜成长之味,也饱含着文化熏陶与品格提升的厚重人生之味。如何让英语课堂的“趣味”落地生根并贯穿始终?小学部英语组的老师们始终孜孜以求,不懈探索。
贺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她通过播放与春节相关的视频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贺老师将精读与略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围绕春节话题撰写邮件时,贺老师鼓励学生以旧带新,将新老知识融合运用,导出目标生成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了英语学习的独特乐趣,提升了文化意识修养,在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双重浸润下收获成长。
优美的曲调,动人的旋律,夏老师用一曲《Snack time》的开场音乐瞬间将学生们拉进英语的课堂氛围中来,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谁想当售货员,谁想当小吃货?”夏老师别具匠心地将英语学习与小吃店的情景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并通过英语对话的形式操练学生们的词汇和句型。夏老师的俏皮发问,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纷纷踊跃举手,以小组为单位做起了“小买卖”。在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场景当中,学生们玩得尽兴,练得过瘾,也学得开心。在课堂最后的“rhythm time”中,夏老师将当天所学知识汇编成歌曲,学生们在脍炙人口的歌曲当中,体会英语带来的独特魅力。
“What do you do in a Music class?”“What do you do in a Chinese class?”在陈露老师的课上,孩子们不仅上了一堂英语课,更同时体会了语文、音乐、美术与体育课的乐趣。我们在这些课堂上做些什么呢?面对陈老师的“灵魂发问”,孩子们跟随陈老师的步伐慢慢发掘答案。“Let’s sing a song.”“Let’s say a chant.”“Enjoy some pictures.”在丰富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中,陈老师引导孩子们巩固旧知,学习新知,利用视频、图片、歌曲、游戏等不同资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不同的课堂带来的奇妙快乐,真正爱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三位老师生动妙趣的课堂教学结束后,管理办王兴、贺成燕主任对英语教师的课堂展示做出了评价。
王主任认为,趣味英语的教学应该抛开考试任务,将学生真正引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他建议:课程趣味性要贯穿始终,在课前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活跃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性,用丰富多样的方式串联教学环节;在教学单词、纠正发音时,可以利用不同层次地朗读,由易到难,让学生的学习梯度上升,逐层生长。
贺成燕主任具有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她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尽显活度、彰显趣度。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情境,让所有问题更加鲜活,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完成高品质的语言学习与思维输出,让课堂不仅成为了语言知识学习的主阵地,更成为了核心素养提升的引力场。同时,贺主任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活动设计要更加具有趣味性,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活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到多角度融合;要构建更加立体的课堂评价体系,设计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和文化内涵的提升。
撷一束阳光洒向校园,静赏教研之花绽放;掬一捧甘泉润泽心田,坐看教学之树长青。教学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乘着教研的东风,借着冬日的暖阳,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英语课堂教学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教研之花也一定会争奇斗艳,绚丽多彩!
(摄影:陈佳明 袁玉娟 朱秋雨 撰稿:陈佳明 审核:贺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