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青蓝工程”师徒同题同构教学研讨总结表彰会在阶梯教室(北)如期举行。学校部分行政、全体师徒、相关学科部教师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学观摩 彰显和合智慧
常州市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学员朱晶晶老师,作为一名特殊的徒弟,为学校全体师徒上观摩课《中国石拱桥》。其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把握教学核心价值。通过研读文本,朱老师精准地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核心教学价值确定为:作者是如何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第二,解读文本深刻独到。“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彰显了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力。”这是观课老师最为直观的感受。是的,朱老师在磨课阶段,就与搭档余银爽老师致力于文本的独特解读。如,第5段介绍赵州桥的四个特征,顺序可以交换吗?为什么?茅以昇认为“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但作者为什么没有把五亭桥的例子放到课文中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都紧扣教学核心价值,且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事先读出其中的内涵和价值,稍有疏忽,课堂教学就会走偏,失去“原汁有味”。
第三,强化读写共生目标。朱老师紧扣研究主题,读与写无缝对接,相互促进。如,用仿照示例的方式概括赵州桥的另外三个特点;在掌握赵州桥的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后,尝试着为卢沟桥这一举例说明作批注……这几次“写”,形式多样,层层递进,让“读写共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生长素和唯美点。
隆重表彰 颁发和合奖状
这是最隆重的时刻,也是师徒们最激动的时光,学校教科室主任叶萍老师、主任助理周洁老师,分别宣读获奖名单:徐姗、宋枚娜等五对师徒荣获特等奖;贡俊峰、郭延广等四对师徒获得一等奖。
校长蔡剑波亲自为获奖师徒颁奖,并勉励各位师徒:“青蓝工程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品质的舞台,希望师徒双方牢记使命,不断奋进,共同提高,取得更加进步,收获更多殊荣!”
总结回顾 弘扬和合精神
学校工会主席仇定荣老师就本次活动作简明小结:“如何将师徒结对这一培育举措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师徒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学校构建有效的平台,才能更好地展示其成效。采取同题同构的方式展示师徒双方的教学才华,就是弘扬和合精神的一种好策略,至少具有三大特点:全过程全方位步调一致,相互帮相互助同心同德,快进步快提升教学相长。”
这是一个新举措,也是一个新开端,必将收获教师发展的新硕果!
(撰稿:赵安 摄影:叶萍、赵安 审核:仇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