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含“金”量最高的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1-03-27 阅读量:

323日,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黄晓庆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但和平时不同的是,这节课是实验课,而她将家中的金项链带到了课堂上给学生们做实验。

这节课,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测固体的密度,以往这样的课程,老师一般会使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材料,如铁块、铝块、小球等,但黄老师想让课程变得有趣、更有创意、更贴近生活,所以就在网上买了一些假的金条、元宝,还从家里拿了一条金项链带到学校。





课堂上,黄老师打开早就准备好的“宝盒”:“金条”“金元宝”,还有金项链,应有尽有,学生们的实验兴趣一下被提了起来。实验开始后,学生分成小组,用之前就讨论好的实验方案来测固体的密度。

拿到金项链的学生,将项链先放在天平上测出质量,再将它放进一个盛有水的量筒里,看看水位上升了多少,测出体积;然后运用质量/体积计算出密度。但是学生们发现,测出来的密度与密度表上金子的密度相差有点大。“这项链应该是假的吧!”学生们根据结果猜测道。

而后,黄老师拿出发票展示出来:“这是一条真的项链哦。”对此,学生们非常震惊,也很感动:“为了我们做实验,老师太舍得了!”

QQ图片20210327073818.png

那既然是真的金子,为什么测出来密度不一样呢?师生们又一起讨论研究,有学生表示因为项链是空心的,所以不能单纯用水上升多少来测体积。而这个空心问题影响固体密度,正是黄老师的课堂设计之一。

同学科老师将这节课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引来不少网友围观,抖音浏览量高达800余万。《现代快报》还对黄老师进行了采访,中国日报、央视网、环球网、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转发报道。

早在去年,各大媒体就报道了中天实验学校“班主任穿戏服唱黄梅戏为考生加油”一事,不管是“穿戏服加油”,还是“金项链教具”,背后都是中天实验学校教师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和深厚的爱,就如中天实验学校宿舍门口的那句保证:“请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学生当子女看待!”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孩子们的成才摇篮!

(撰稿:赵安 摄影:周华兴 审核:仇定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