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中天实验:【五有德育】冬至——愿美好如约而至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节气系列课程: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发布时间:2021-12-21 阅读量: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北饺子,南汤圆,合家团团圆圆。

  今日,冬至。

  认识冬至

  班队课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冬至节气的历史由来、民间习俗和谚语诗词等知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图片1.png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天娃们也在教室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知道的冬至节气小知识。


  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

  河边插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食在冬至

  南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地区十分盛行,汤圆是冬至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汤圆是用糯米粉加水搓揉而成的圆形“小球”,里面一般会加入黑芝麻等辅料。“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

  北吃饺子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有很多,得到普遍认同的有两个。

  其一为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其二为民俗专家认为冬至是阴阳“交子之时”,所以这一天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冬至这一天好好团聚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步入寒冷的冬天,吃些暖和的食物,喝些温热的汤品,才能更好地度过这个冬至哦!让我们和中天娃一起品尝冬至的美食吧!


  节气小知识

  冬至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此次冬至传统节气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一起感受大自然节气的规律,在实践学习中体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韵味。

  (图:吴昊  文:朱秋雨  审核:贺成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