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发布“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2期课题评奖及第14期课题”评审拟通过项目公示,本工作室申报的《基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读写共生”教学研究》被确立为立项课题(2021JY14-L30),主持人为仇定荣、纪兰。
基于此,工作室于4月18日开展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主持人仇定荣老师就课题研究方案之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预期成果等方面,与全体成员一一分享。
接着,围绕研究内容“基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读写共生教学资源库研究”作专题讲座:课例《发挥联想和想象》之“读写共生”教学研究。首先,案例呈现:《发挥联想和想象》。将课堂教学切分为三个板块,逐一呈现读写共生的教学活动;其次,案例解读:双线结构共生共长。从“为了写作:精读”、“基于阅读:多写”、“立足共生:读写融通”三个方面予以剖析和鉴赏。最后,案例生发:实践探索到理论思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嵌入,例子基于情境的写作知识生成;进阶,例子情境纵深耦合的情感激发;回归,反哺生活情境的共生价值指向;真实:更真切获得间接的知识与经验。
最后,工作室成员谈感想。蒋雯老师认为,何为“读写共生”?我觉得关键词是“共生”,不仅是强调“合作”的“结合”,而是“互促”,从已有教学范式中的“读”,促生“写”的意识与技法,阅读是学习与吸收,写作是倾吐,也是对阅读的一种返哺,形成转换视角域的初步意识。
张美红老师认为,在名著阅读方面,读写共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可以针对不同名著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读写共生训练。比如,《昆虫记》科学性较强,《儒林外史》讽刺意味特别丰富,《水浒传》人物刻画细节传神……抓住各自特征进行读写共生历练,不但提升阅读兴趣,更能提高写作水平。
(撰稿:赵安 摄影:纪兰 审核:仇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