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中小学英语二级教师,九(6)班班主任,教龄3年,担任班主任3年。她治学严谨,勤奋好学,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曾获得新北区英语口语比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教育格言:让孩子们生活在爱和希望中。
育人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刚开学时,班上有位同学性格较为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非常不自信。陈老师发觉后,主动与他的家长沟通交流,并经常和这位同学聊天,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开解他,引导他,还鼓励他主动在班级里找一个学习的伙伴,鼓励两人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三年下来,这位同学笑容渐渐多了,自信度上来了,还能勇敢大方地走上讲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陈老师:我希望我能一直这样,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朱晶晶,中小学语文二级教师,新北区教坛新秀;教龄4年,担任班主任1年,曾获得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学员、江苏省第十三届蓝天杯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常州市新北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二等奖、常州市新北区初中语文评优课比赛三等奖等荣誉。
教育格言: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育人故事:
初入教坛时,朱老师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一位学生从开学初就表现出各门学科均不能理想,朱老师和他多次交流都收效甚微,于是便和他约定每周定期辅导,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孩子。
通过辅导,才发现这个孩子存在一些认知障碍,因此学不得法,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于是,朱老师与孩子家长沟通联系,通过家校合力,一方面抓紧治疗,另一方面纠正孩子的学习习惯,努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下,这个孩子很快改掉了排队不规范、宿舍爱讲话等坏习惯,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这让他对朱老师充满信赖,除了语文成绩有明显提高,还能时常看到他跟在朱老师身后,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朱老师: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块净土,为他人的世界创一座花园。
宋枚娜,中小学语文二级教师,八(12)班班主任,教龄2年,担任班主任2年,曾获得新北区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教育格言:要传授知识,更要教做人的道理。
育人故事:
班里有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小女生,存在感很低。
一个中午,宋老师在食堂督查学生就餐情况,无意中发现地上撒了一些饭菜残渣,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对残渣视而不见。这时小姑娘看到了,向食堂阿姨要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把拖了一遍。宋老师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这位同学,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宋老师又注意观察,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她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小姑娘也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宋老师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她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宋老师: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我将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生态度,照亮身边的人与事。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我能上好每一堂课,善待每个孩子,书写属于自己的教书育人故事,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秦朗,中小学地理二级教师,曾获得新北区地理基本功一等奖,常州市解题竞赛三等奖,常州市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教育格言: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育人故事:
周一早上,秦老师照常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返校,忽然看到一个女生拖着大包小包,行动困难。本也瘦弱的秦老师立刻上前帮助她分担了她的行李,在妥善安排好同事继续在校门口值班之后,还将这个女生送到宿舍,一路上不忘叮嘱她要注意安全。这位同学不仅当场向秦老师表达了感谢,还把这件事情写到了作文里,更是在学校里时时乐于助人,给别人带来温暖。
秦老师:希望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给学生持续带来向上的正能量,脚踏实地,稳步上升,取得更多荣誉。
李聪,七(4)班班主任,担任七(3)(4)班数学教学工作,教学业绩优秀。
教育格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育人故事:
李老师班上有位同学是个阳光小少年,聪明开朗,但有些不遵守纪律。在意识到他有无限的精力后,李老师让他做班级的劳动委员,负责整个男生宿舍和食堂的卫生安排,小朋友很认真负责,安排得井井有条,还一丝不苟地检查。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发掘出他的数学天赋,给他“量身定做”了专属习题集,小朋友的表现也让人惊喜。于是,李老师经常在每天班级的总结发言中夸奖他,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做了“小领导”,这个同学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但改掉了不遵守纪律的毛病,还把班级卫生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学习成绩也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
李老师:愿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去面对每一个孩子,因为那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柴佳慧,2021年河海大学硕士毕业,担任七(3)班英语教学工作。她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曾获新北区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荣获常州市寒假初中英语素养阅读与写作比赛一等奖。
座右铭:To be a better teacher
育人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教学常规,但停课不停学,柴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状态和学习。
居家学习的第二周,柴老师看到某位同学的作业相比第一周,逐渐出现敷衍、推迟提交、不及时订正的情况,于是便拨通钉钉电话,向孩子和家长了解情况。面对柴老师的追问,他把真实情况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我也知道要写作业,也想写作业,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要玩手机。”
于是,柴老师和他约定,以后每天在作业提交的最后10分钟前,把做完的作业拍照单独发给老师。在得到柴老师的特别关注后,这个孩子再也不敢懈怠。即使返校了,他也养成了认真做作业的好习惯,上课的专注度也有了明显提高,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柴老师: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