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作,及时应对校园集体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种有关安全、稳定事件,做到对事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控制局面、减少伤害和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活动开展期间,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1.活动场所建筑物(含临建)坍塌;
2.活动场所发生地震、火灾;
3.现场秩序失控,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4.现场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5.其它影响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3.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
4.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三、组织机构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校园活动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蔡剑波 副组长:仇定荣 严美 周华伟
下设具体功能室:
(一)办公室:
组长:史明正 副组长:顾菁
具体职责:
1.掌握突发安全事件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情况,下达上级指示精神。
2.统一调配人、财、物,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负责安排值班,督促检查反馈各组工作落实情况。
4.调动机动车辆。
5.接待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
(二)疏导组:
组长:蒋小春
成员:江春强、耿辉、朱丽娜和各班班主任
具体职责:
1.对校园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端提前进行预测、评估。
2.事件发生后,要以最快速度组织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即刻赶赴事发现场,面对面开展疏导、化解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
(三)后勤保障及救护组:
组长:薛科峰
成员:陆惠、耿辉、郭晓敏及相关后勤人员
具体职责是:
1.活动开展前做好医务人员、救护地点、医疗器械、药物的准备工作。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对重伤员送医院继续治疗。
4.保护好水、电等设施,保证安全用餐、用水、供电。
(四)宣传组:
组 长:史明正
具体职责是:
1.掌握事件过程中张贴的口号、标语、大小字报及散发的传单,积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2.保证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在事件的各个不同阶段,及时向广大师生通报相关情况。
3.负责媒体采访的接待工作。
4.对网络宣传进行监控。
(五)保卫组:
组长:薛科峰(兼)
成员:学校保安及后勤人员
具体职责是:
1.维护事发现场及周边秩序。
2.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配合公安部门完成现场保护、线索调查和取证等工作。
四、前期工作:
1.信息报告:
开展校园活动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并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人视事件发展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先期处置:
活动的组织者为本次活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活动期间组织者不得离开活动现场,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安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上报年级组、相关处室和校长室,并及时、有效、果断的开展工作,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3.应急处置:
学校接报后,有关领导视情况及时启动本预案。
五、突发事件处理响应程序:
(一)事件发生后,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响应:
1.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2.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必要时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布险情简报,提出应急时期纪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3.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必要时与当事人员的家属及市、区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公安、交警、消防、公共卫生部门等)取得联系,协助好救援工作。
(二)及时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有关部门或知情师生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向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学校领导根据事件性质、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和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组要快速开展工作并及时向安全领导小组通报情况,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在未经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越级报告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三)现场勘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安全领导小组及时向报告人及现场目击证人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文字记录、现场拍照,掌握好知情人员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突发事件受到控制后,采取下列措施进一步妥善处理:
1.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及工作人员具体情况,把各项工作落实下来,安排专人专岗负责,避免出现工作“盲点”与任务目标含糊不清的情况。
2.通知相关人员,严防事态扩大。突发事件往往牵涉到多个人,多个家庭,乃至多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应将突发性事件的结果、大致的过程与起因等,迅速而客观地通知相关的个人或部门。
3.在抢救师生生命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保障车辆要求,应及时提供医疗款,保证因突发事件受到伤害的师生能及时得到抢救。在受抢救师生稳定后再根据具体责任情况由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处理方式。
4.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调查了解,统一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先期处理基本完毕之后,应该积极地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等进行详实调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由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统一、客观地向外界介绍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未经同意,其他任何个人或部门都应婉言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并表示学校正在积极处理。
5.对重大突发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接到突发事件通知而不及时到位处理的人员,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在突发事件发生并被控制稳定后,各小组应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并将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安全领导小组。
7.有关人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避免事件的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