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扎实、有用:成语作文教学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7-09-29 阅读量:

9月29日下午,常州市仇定荣名教师工作室和新北区乡村教师培育站部分教师,走进省前中附属人民路初中,开展第十三次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李秋艳、袁奕两位老师为各位组员上了两堂充满个性的成语作文课。

纵观两节成语作文课,可以用“扎实”“有用”两个词语概括。具体说来,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方法典型,为人们所充分认可。李、袁两位老师在组织成语作文教学时,分别选取了“开门见山”和“烘云托月”这两个成语作为教学目标,极具典型性,这两种写作方法不仅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而且是极为常见的、十分重要的作文之法,必须要指导学生真正加以掌握。

第二,环环相扣,合乎学生认知规律。仔细观看这两节成语作文课,我们可以发现,流程清晰,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方法。李老师的开门见山一课,按照“开篇直奔主题”“题记弥补缺憾”“段首句锦上添花”的教学思路层层推进,可谓匠心独运。袁老师的“烘云托月”一课,按照“方法阐述”“例子引路”“实战演练”“评说提升”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可谓渐至佳境。

第三,示范引领,为学生铺路和搭桥。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法,还要手把手地帮扶,才能让他们慢慢地走向独立。李、袁两位老师深谙其道,在给予方法指导的基础上,还多角度地提供示范性例子,让学生可以模仿,可以借鉴,可以创新,于是,教材的经典篇章、自己的下水作文、课外的优秀佳作、名著的典型片段,就在需要之时“信手拈来”,为学生的有效写作“保驾护航”“修桥铺路”。

第四,多元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写”。于是,“写”就成了课堂的一道风景线。不过,仅仅是“写”,而不加以指导、点评,还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正因为如此,在“写”的基础上,配合着“读”和“评”,从而让优秀的佳作得以共享,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遭遇的瑕疵得益修补……最终收到了“全国江山一片红”的效果。

集体研讨1.jpg


集体研讨2.jpg


李秋艳《开门见山》.jpg


袁奕《烘云托月》.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