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努力营造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全体教师100%完成新课标学习及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培训;
80%以上教师掌握分层教学、跨学科整合等新型教学模式;
培养3-5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2. 教学研究能力强化:
各学科组申报至少1项校级及以上课题,形成“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氛围。
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覆盖率达90%。
3. 分层发展机制完善:
新教师1年内站稳讲台,3年内成为校级骨干;骨干教师向区级名师发展,名师形成辐射引领作用。
4. 师德师风建设深化:
通过专题培训与实践活动,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深化“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三、培训方式:
1. 分层分类培训:
新教师:岗前研修、师徒结对、教学基本功过关;
骨干教师:课题引领、跨校交流、成果展示;
班主任:德育沙龙、心理辅导技能培训。
2. 多元化形式:
专家讲座(邀请市区级教研员);
校本工作坊(学科部集体备课、课例研讨);
线上研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校本资源库);
实践观摩(校内公开课、跨校联合教研)。
四、培训范围及对象
1.青年教师
2.全体班主任
3.全体教师
五、校本培训计划
培训阶段 | 培训内容 | 培训方式 | 培训时间 | 培训地点 | 参加人员 | 负责人 |
第一阶段:寒假 | 智慧中小学寒假专题研修 | 线上 | 寒假期间(截止至3.1) | 不限 | 全体教师 | 周洁 |
第二阶段:第1 - 10周 | 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专题讲座、视频观看、小组讨论 | 2024.2.24 | 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 全体党员 | 史明正 |
教育教学理论与新课程标准解读 | 小组研讨、案例分享 | 每周各学科部教研活动时间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
学科教学技能培训:分学科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提问、教学评价等教学技能的培训和研讨 | 小组研讨、案例分享 | 每周各学科部教研活动时间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
第三阶段: 第11 - 20周 | 教育科研方法培训:介绍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 专题讲座、小组研讨 | 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 全体教师 | 叶萍 | |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优秀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交流和研讨 | 案例分析、小组研讨 | 周一下午第8节课 | 实验楼阶梯教室 | 全体班主任 | 纪兰 | |
新教师培训考核 | 课堂能力考核、研修手册填写、演讲比赛 | 实验楼阶梯教室 | 全体新聘教师 | 周洁 | ||
第四阶段:期末 |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工作总结,开展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 | 个人撰写、展示交流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
培训总结与反馈:对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年度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 会议总结、问卷调查 | 全体教师 | 吴燕芬 | |||
第五阶段:暑假 | 智慧中小学暑假专题研修 | 线上 | 暑假期间 | 不限 | 全体教师 | 周洁 |
暑期校本培训 | 专题讲座 | 暑假期间 | 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 全体教师 | 教科室 | |
第六阶段:第1 - 10周 | 教育教学理论与新课程标准解读 | 小组研讨、案例分享 | 每周各学科部教研活动时间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学科教学技能培训:分学科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提问、教学评价等教学技能的培训和研讨 | 小组研讨、案例分享 | 每周各学科部教研活动时间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
第七阶段: 第11 - 20周 | 教育科研方法培训:介绍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 专题讲座、小组研讨 | 周一下午第8节课 | 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 全体教师 | 叶萍 |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优秀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交流和研讨 | 案例分析、小组研讨 | 周一下午第8节课 | 实验楼阶梯教室 | 全体班主任 | 纪兰 | |
第八阶段:期末 |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工作总结,开展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 | 个人撰写、展示交流 | 各学科部办公室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
培训总结与反馈:对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年度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 会议总结、问卷调查 | 全体教师 | 吴燕芬 |
六、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校本培训工作。教科室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考核评价,各学科教研组长协助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有序推进。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考勤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奖励制度等。明确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对培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督促和整改。
3. 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校本培训的师资聘请、资料购置、设备维护、外出学习等方面,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 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加强与高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教科室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