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理念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历史教育的方向。3月12日我校历史组潘舒老师在常州市河海实验中学以《北宋的政治》为课题,在新北区教研活动中呈现“双新”历史研究课。
“治大国若烹小鲜,研史实需下真功。”为打造这节彰显“双新”理念的示范课,全体七年级历史教研组成员在集体备课中采用“三磨三议”模式:一磨史料,精选核心材料;二磨情境:创设“帮助宋太祖解决失眠问题”的跨时空对话场景;三磨思辨:设计“崇文”还是“崇武”的历史辩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潘舒老师以北宋的变化破题,通过三大模块激活历史思维。模块一:观时代变局。潘老师首先展示北宋疆域图,直观呈现北宋初期政治格局,助力学生构建时空观念。模块二:思变革之法。接下来,潘老师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化身“历史侦探”,从《宋太祖夜访赵普图》中解读“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集权智慧。她还开展“朝堂论策”情境模拟,从“崇文”VS“崇武”的激辩中探讨治国之法。模块三:淬革新智慧。最后,潘老师通过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培养学生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评课环节引发深度思辨,老师们称赞这堂课巧妙融合双新理念,紧扣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内容,以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历史核心素养。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潘舒老师的课堂既是对“双新”改革的生动诠释,更是我校“历史育人”传统的创新延续。我们坚信,在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和合教师团队”的沃土上,必将绽放更多“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教育之花!
(撰稿:潘舒 摄影:史明正 审核:史明正)